《鄉村全面振興規劃(2024—2027年)》強調“健全鄉村人才保障機制”,人才振興已成為鄉村發展的核心引擎。面對“外地人才難引、本地人才難留”的瓶頸,需深挖本土人才“富礦”,以精準辨才、系統育才、科學用才,將鄉土情懷化為發展動能,走出特色振興路。
精細“辨才”,激活本土人才潛能。桑梓之情是人才與故鄉的紐帶,本土人才熟悉村情民意,優勢獨特。各地應摸清人才“家底”,建立在外游子、本土能手的動態臺賬,深挖掘本土工匠,讓傳統技藝傳承人在文旅項目中擔綱。要針對在外人才,依托春節、中秋搭建“鄉情驛站”,通過“返鄉人才懇談會”宣講補貼政策,落實創業補貼、住房保障、子女教育,解除后顧之憂。以“真金白銀”扶持和“有溫度”服務,促返鄉人才扎根,形成“雁歸興鄉”循環。
系統“育才”,厚植成長沃土。本土人才扎根基層,懂發展痛點,精準培育事半功倍。要堅持“請進來+沉下去”,一方面“借智登高”,聯合高校建專家工作站,搭建實踐舞臺,人才在環境整治、產業發展一線“蹲苗壯骨”。另一方面要“下沉賦能”,形成“培訓—實踐—成才”的完整閉環,真正讓“田秀才”“土專家”在基層淬煉中破土而出。
科學“用才”,拓展施展空間。要破除“唯學歷、唯職稱”的陳舊評價觀念,讓本土人才各展其長。通過構建四類“新農人”評價體系,以創新成果、帶貨收益等實績為核心指標,配套創業貸款、生活補貼等政策,使各類人才獲得強勁發展動力。要建“以實績論英雄”的用才機制,在產業發展上,讓電商達人主導直播助農,規劃師參與村莊改造;在鄉村治理上,邀請老黨員、鄉賢能人組建調解團隊,化解基層矛盾。要完善服務保障體系,提供注冊代辦、法務咨詢等貼心服務,為人才創業保駕護航,讓“良禽擇木而棲”成為現實。
鄉村振興關鍵在激活內生動力。唯有精準辨才聚力、系統育才提能、科學用才激活力、用心留才優環境,才能讓更多“田秀才”“土專家”在鄉村舞臺發光發熱,為全面振興注入澎湃動能,鋪就希望錦繡路。(陳琦天)
- 2025-11-17激揚青春動能 護航深改“航船”破浪前行
- 2025-11-17黨建執筆繪就鄉村振興精彩答卷
- 2025-11-17【好評中國】沒獎牌榜的全運會更顯體育精神
- 2025-11-17【好評中國】漢學為橋,展現時代中國新形象
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微信
微博甘肅
學習強國
今日頭條號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