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報告(2025)》顯示,當前,中國網絡文學海外活躍用戶約2億人,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本次論壇上,網絡文學“出海”新趨勢成為與會者熱議的話題。
《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報告(2025)》披露的2億海外活躍用戶、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亮眼數據,印證了中國網絡文學已成為跨文化傳播的 “現象級” 存在。從作家筆下的文字到全球讀者的屏幕,從翻譯作品的輸出到本土創作的興起,網絡文學“出海”正以多元形態,讓中國故事在世界舞臺上收獲廣泛共鳴,構建起文明互鑒的新橋梁。
網絡文學“出海”的核心魅力,在于其以情感共鳴打破文化壁壘,實現中國故事的深度傳播。作家 “囧囧有妖” 的作品被譯為多語種廣泛傳播,影視劇在越南成功落地,恰恰說明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與中國日常生活場景并非傳播阻礙,而是吸引海外讀者的獨特亮點。那些蘊含著家國情懷、俠義精神、成長智慧的故事,超越了語言與地域的界限,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在情感共振中讀懂中國。這種 “軟傳播” 方式,比生硬的文化輸出更具穿透力,使中國形象不再是抽象的符號,而是可感可知的生活圖景與精神內核。
原創生產機制的革新,為網絡文學“出海”提供了可持續的產業支撐。北京大學邵燕君教授指出,起點中文網開創的 VIP 付費閱讀、職業作家體系、讀者反饋機制等 “起點模式”,徹底改變了傳統文學 “用愛發電” 的業余創作生態,形成了兼具經濟效益與傳播活力的 “書友經濟” 模式。如今,這一模式在海外成功復制,不僅讓中國網文作品規模化走向世界,更催生了海外本土創作的爆發式增長 —— 截至 2024 年底,海外原創作品數量已達翻譯作品的 100 倍,標志著網絡文學 “出海” 從“單向輸出”升級為“雙向互動”,形成了全球參與、共同創作的文化傳播生態。
平臺搭建與傳播創新,則讓中國故事的呈現形式更加多元立體。中國作協推出的《網文中國》紀錄片,以中英雙語、深度訪談的可視化形式,將作家經歷、創作故事與中國文化融為一體,讓網絡文學背后的精神內核以更鮮活的方式抵達受眾。這種“文字+影視+紀錄片”的多形態傳播,豐富了中國故事的表達維度,滿足了不同群體的接受習慣,讓文化傳播更具層次感與感染力。
網絡文學“出海”的蓬勃發展,本質上是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的生動體現。它沒有局限于經典文化的復述,而是以當代視角、大眾語態,講述著貼近生活、充滿活力的中國故事;它沒有依賴單一的傳播路徑,而是通過機制創新、技術賦能、形式革新,構建起跨媒介、跨地域的傳播矩陣。從海外讀者對中國文化的好奇與喜愛,到本土創作者的積極參與,網絡文學正讓中國故事在全球范圍內形成“創作—傳播—反饋—再創作”的良性循環。
在文明互鑒日益頻繁的今天,網絡文學“出海”不僅為中國故事開辟了新的傳播渠道,更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跨文化交流范式。它證明了真正優秀的文化產品,既能堅守自身的文化根脈,又能包容世界的多元需求;既可以通過產業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,又能以情感共鳴抵達人心深處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傳播形態的持續創新,網絡文學必將繼續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力量,讓中華文化在與世界的對話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(郭元鵬)
- 2025-11-201300余趟列車打折:讓彈性票價成為惠民“新常態”
- 2025-11-20惠民讓利“一小步” 民生幸福“一大步”
- 2025-11-18【好評中國】激活以技提薪的源頭活水
- 2025-11-18【好評中國】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法治力量
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微信
微博甘肅
學習強國
今日頭條號










